今年4月下旬a股加杠杆,江苏省民政厅发布关于组织2025年“苏青银龄行动”老年志愿服务的通知,我院原检验科主任技师贾宁人、原护理部副主任徐中芹、护理部科护士长龚秀琴等一群退休前曾在医疗领域发光发热的专家们积极响应,踊跃报名,在全省报名者中经过严格的挑选和体格检查,三位主任都荣幸被选中。
6月11日,江苏首批23名银龄志愿者正式赴青海开启为期30天的“苏青银龄行动”。经过为期一个月的帮扶,专家们通过“传帮带”模式助力当地提升专业水平,致力于打造一支“带不走的队伍”,以江苏先进的医疗技术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为当地的医护人员搭建起成长的阶梯。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我院原护理部副主任徐中芹,聆听她的“志愿者心声”。
江苏省中医院护理部原副主任徐中芹,带着数十年照护老龄患者的深厚积淀,踏上了青海海东高原的土地。在海东高原康养中心,这位银发护理专家以“细心、耐心、爱心、暖心”的“四心”理念,为高原老人送去全方位关怀,更用专业经验为当地养老护理工作锚定精准方向。
从“病房静”到“活动室暖”:
一套手操激活老人活力
初到海东高原康养中心,徐中芹在病房巡查时发现一个现象:多数老人总待在房间里,不愿参与线下活动。“老年人的健康,既要有生理照护,更不能少了精神互动。”她敏锐意识到,这背后是老人们对新事物的畏难,也是活动设计未能触达需求的问题。
展开剩余67%“得从最简单的开始,让他们愿意试、能坚持。”徐中芹想到了自己深耕老年护理时常用的“八邪操”——这套以按摩手部穴位为主的保健操,动作轻柔、易学易会,对改善老人血液循环大有裨益。她没有急于求成,而是定下“每日教一节,八天学整套”的节奏,手把手带着老人做:“来,跟着我,十指交叉互击,不着急,慢慢来……。”
为了让活动融入日常,她和康养中心工作人员一起调整作息表:每天上午10点、下午4点,各留出20分钟“八邪操时间”。起初还有老人犹豫,徐中芹就挨个到病房邀请,陪行动不便的老人坐在床边做简化版。“张阿姨今天动作更利索了”“李大爷刚才笑了呢”,她总能精准捕捉到老人的微小进步,用鼓励的话语驱散他们的顾虑。
渐渐地,活动室里的笑声多了起来。曾经沉默的老人开始主动打招呼,有的还会念叨“到点了,该做操了”。“看着他们从‘不愿动’到‘盼着动’,就知道这份细心没白费。”徐中芹说,“照顾老人,就是要让他们从身体到心里都暖起来。”
△徐中芹(右二)与苏青银龄志愿服务者队友们合影
从“经验谈”到“实操练”:
多层沟通筑牢护理根基
“养老护理不是简单的喂饭擦身,得穿透表象看需求。”作为资深护理管理者,徐中芹深知,提升当地护理水平,既要传经验,更要教方法。她把“深入沟通”作为破题关键,在康养中心搭起了多层次交流平台。
她组织院长、中层干部座谈,分析养老服务的整体规划;拉着护士长们单独聊,拆解日常照护的细节难点;更蹲在病房里,现场指导护士如何与老人对话:“问‘今天吃了吗’不如说‘阿姨,中午的面片香不香?我帮您再盛点?’——贴近他们的生活,才能听到真心话。”
“理论讲得再好,不如上手练一遍。”徐中芹始终坚持“理论+实操”的原则。教护士翻身叩背时,她先示范动作要点,再让护士在模拟人身上练习,自己在旁纠正发力角度;分析疑难病例时,她带着大家从老人的饮食、睡眠、情绪变化等细节入手,一起制定个性化照护方案。“只有手把手带,才能让经验真正扎根。”
△苏青银龄志愿服务行动期间,徐中芹对青海当地医护人员进行悉心带教指导
在徐中芹看来a股加杠杆,这段支援经历是场“双向奔赴”:当地民众的热情像高原的阳光,让她心里暖洋洋;青海独特的多民族文化,更让她对“互助友爱”有了深一层理解。“我们带来的是经验,收获的是信任与感动。”她朴实地说,“我爱这片土地,更盼着青海的老人们都能健康舒心。只要需要,我随时愿意再来,为他们的安康多尽一份力。”
发布于:江苏省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信钰证券_专业股票配资利息_股票配资哪家专业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