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辉煌历史中,第二野战军(简称二野)作为著名的刘邓大军广为人知。这支英雄部队由刘伯承司令员和邓小平政委两位卓越领导人共同领导,他们无疑是部队的一、二号人物。那么,谁是这个强大军事集团的第三号人物呢?他就是长期担任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的张际春同志。同样,在第三野战军(简称三野)中配资手续费,陈毅和粟裕分别担任司令员和副司令员,虽然实际军事指挥主要由粟裕负责,但陈毅的统帅地位始终不可动摇,而该部队的第三号人物则是副政委的谭震林同志。
然而,令人深思的是,作为两大野战军的重要领导人,张际春和谭震林在1955年的授衔中却都没有获得军衔。这其中的原因值得深入探讨。首先来看张际春同志,这位革命前辈的名字可能对许多人来说并不十分熟悉,这与他低调务实的性格和长期从事政治工作的特点密不可分。张际春的革命生涯始于1928年参加湘南起义,随后跟随部队上了井冈山。在革命战争年代,他主要担任政治工作职务,是一位优秀的政工干部。在红军时期,他先后担任过红一军团政治部宣传部长、红军第二步兵学校政委兼政治部主任、红五军团政治部宣传部长等重要职务。特别是在红二、四方面军会师后,他出任新成立的红军大学政治部主任和政治主任教员,与校长刘伯承密切配合,为红军干部培养作出了重要贡献。
展开剩余58%抗日战争爆发后,张际春先后担任八路军后方政治部副主任、抗日军政大学政治部主任等职,与副校长罗瑞卿共同主持抗大的实际工作。解放战争时期,他担任晋冀鲁豫军区及野战军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成为刘伯承、邓小平的得力助手。在部队整编为第二野战军后,他继续担任原职,全面负责部队的政治工作。新中国成立后,他留在西南地区,身兼西南军区、第二野战军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干部管理部部长、重庆军管会主任等多项要职,同时还在中共中央西南局担任副书记、常委、组织部长和农村工作部部长,并兼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土地改革委员会主任,为西南地区的解放和建设事业呕心沥血。
然而,在1954年初,中央调任张际春担任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这一人事变动成为他人生的重要转折点,意味着他将离开军队系统,转入党政工作领域。正是这一工作调动,使他错过了1955年的授衔。按照他的资历和担任过的职务,本应被授予上将军衔,甚至更高。与张际春情况类似的还有三野的谭震林同志。这位参加过秋收起义的老革命,在红军时期就担任过红十二军政委、中国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红一方面军军委委员和福建军区司令员兼政委等重要职务。红军主力长征后,他留在南方坚持游击战争,与张鼎丞、邓子恢一起领导了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抗日战争时期,谭震林在新四军担任第二、三支队副司令员,皖南事变后出任新四军第6师师长兼政委、苏南区党委书记。解放战争期间,他先是担任华中野战军政委,与粟裕并肩作战,后任华东野战军副政委,部队改编为第三野战军后担任第一副政委。尽管战功赫赫,但由于当时已转入地方工作,同样未能获得军衔。这两位革命前辈的经历,在解放军军史中留下了独特的一页。
发布于:天津市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信钰证券_专业股票配资利息_股票配资哪家专业观点